華嚴三圣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
Question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23
以兩千余尊明代精美彩塑而聞名于世的山西平遙縣雙林寺,大雄寶殿中供奉著一組莊嚴肅穆的三身佛。他們分別是毗盧遮那佛、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。
三身,即三種佛,是指法身、報身和應身,又叫自性身、受用身、變化身。這里的“身”不是指一般的體貌,而有“聚集”的含義,主要表示理性和智慧,即由覺悟和聚集功德而成就佛體。由此而生發(fā)出三身、三十二應身、千百億化身等說法。其中,三身影響最大。所謂理法聚而為法身,智法聚而為報身,功德法聚而為應身。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,所以三身即一佛也。
按照中國天臺宗的說法,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?!芭R遮那”的意思是“遍一切處”就是說他的光明普照萬方,所以密宗把毗盧遮那佛譯成“大日如來”?!洞蟪肆x章》說:“顯法成身,名為法身。”是說以佛法成身,體現(xiàn)了佛法本身;也就是把佛所說的真理(佛法)加以人格化而形面的真理佛(法身)。其中很有些絕對真理的意思。
法身佛的“法”是指佛法,法身即對法性的人格化。所以,法身佛就是佛法的象征。在佛陀即將去世的時候,他對弟子們說:你們不要認為我去世后就沒有了導師,“我涅盤之后,我所教之法和所制之律,將是你們的導師”。把佛法當作老師,法是導師的人格休,法身佛則把法神格化了。既然法是無處不在的,那么法身佛也就成為無處不在的佛了。所以,法身佛叫作“遍一切處”,即毗盧遮那。
盧舍那佛是報身佛?!氨R舍那”的意思是“光明遍照”,與毗盧遮那相似,又譯作“凈滿”。報身佛之“報”的果報的意思,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。報身佛是佛果的象征,是佛果的神格化,所以,報身佛叫作“凈滿”,即盧舍那。
釋迦牟尼是應身佛。又稱化身、應化身,是表示隨緣教化,超度世間蕓蕓眾生而現(xiàn)的功德身。簡言之,是為度化眾生而應現(xiàn)之身。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。
盧舍那與毗盧遮那雖都有“光明遍照”的意思,便二佛是有區(qū)別的。據(jù)《梵網(wǎng)經(jīng)》稱,盧舍那佛已修行過百阿僧祗劫,成佛以后住在蓮花臺藏世界。蓮花臺周圍有一千葉,每一葉是一個世界,千葉總共為一千世界。每一葉世界,又有百億須彌山、百億日月、百億四天下、百億南閻浮提(即南贍部洲),而有十百億無量釋迦正在說法。這無量數(shù)釋迦的本原,就是盧舍那佛。
據(jù)《華嚴經(jīng)》稱,釋迦報身的凈土是蓮藏世界,而盧舍那佛則是蓮花藏世界的教主。他與密宗所供奉的毗盧遮那佛(大日如來),梵語雖然同字,但所指并不相同。所以,顯宗也有單獨供奉盧舍那佛的。
以大乘佛教的信仰,三身佛是表不釋迦牟尼的三種不同佛身。佛殿中的三身佛一般設置如下:
中尊應身佛 右尊法身佛 左尊報身佛
釋 毗 盧
迦 盧 舍
牟 那 那
尼 那 佛
佛 佛
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和報身佛也有單獨供奉的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內(nèi),主尊即毗盧遮那佛,左為司智慧的文殊菩薩,右為司理德的普賢菩薩,此三尊俗稱“華嚴三圣”。神像為木胎貼金罩漆,妙相莊嚴,雕造精美,為明代佛像中的上乘之作。四川大足石刻中的華嚴三圣巨像,腳踏窟基,頭齊巖沿,身向前傾,高達七米。三圣造型氣勢莊嚴,面目慈祥,所披袈裟褶皺,用大塊面手法鑿成。袍袖下垂至腳,支撐了手臂。匠心獨具,巧奪天工。雖然普賢手中所托一米八高的石塔重約千斤,卻歷千年而不墜,工藝高妙如此,堪稱一絕。
最負盛名的盧舍那佛像,要屬河洛陽龍門奉先寺的盧舍那佛像了。奉先寺位于西山最高處,是龍門唐代石窟中規(guī)模最大、藝術(shù)最精、最富代表性的石窟。這里的主佛即盧舍那佛,佛高五丈有余,面容豐腴飽滿,修眉長目,嘴角微翹,流露出對人間的關(guān)注和智慧的光芒。衣紋簡潔潔流暢,達到了形神兼?zhèn)涞木辰纭蓚?cè)侍立的弟子,一為迦葉,老成持重;一為阿難,溫順虔誠;天王手托寶塔,魁偉英武;力士左手叉腰,右手舉拳,怒目相視,咄咄逼人。盧舍那大佛是唐代武則天下令雕造的。為造此寺,武則天資助粉錢兩萬貫,親率朝臣參加盧舍那大佛的開光儀式。因佛像面容豐滿秀麗,有人說是按照武則天的“御容”雕造的,這種說法雖靠不住,但此像面相于莊嚴中確有幾分女性風韻。
三身佛的法相大體一致,可以手印的不同加以區(qū)別。法身毗盧遮那佛結(jié)法界定印,兩手仰掌相疊,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兩手大拇指向上相觸;報身盧那佛結(jié)與愿印,左手安于雙膝上,右手仰掌垂下;應身釋迦牟尼佛結(jié)成道?。ㄓ址Q觸地?。?,伸右手覆于右膝上,手指觸地,表示佛已證道,一切大地之神可以作證。
銅雕貼金三寶佛